一世鸽情 永字鸽哨口的制作是独一无二的
2016年4月27日——“这么难得的好天气,真的像我小时候的北京城。”春天,燕郊梁家务村一个干净的庭院里,第四代永字鸽哨传人何永江把自己的鸽哨绑在白鸽身上放飞,“嗡嗡”的鸽哨声立刻在白云映衬下的天空中回荡。
永字鸽哨口的制作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精选原料,精雕细刻。
现在在北京周围,能用来做鸽哨的原料越来越难找,老何干脆在家里种葫芦,方便选料。
白鸽有祈福和平的美好寓意。何永江家精心饲养了几十只优秀的观赏鸽。
晴朗的春天,鸽哨在院子上空回荡。何永江说,“嗡嗡”的声音是老北京的图腾,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鸽哨的绑法很讲究,不是“绑在脚上”,而是绑在鸽子的尾羽上。好哨子使鸽子飞得轻快、稳定、不受伤害。
在何永江的努力下,有100多种传统鸽哨得以恢复,每一个鸽哨都凝聚着老何的心血。
新中国同龄人何永江希望在2019年祖国70岁生日那天,在天安门广场放飞的鸽子能带上自己制作的老北京鸽哨,祝福世界有着悠久历史的吉祥之声。目前,他已经做了100多个。
说到老北京的鸽哨,何永江作为这项技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受感动。这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事业。与此同时,67岁的他也深深感到,继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顾历史,从嘉庆时期被尊为一代宗师的“惠”字哨,到被公认为名家的“永”(老永)、“鸣”、“兴”、“永”(小永)、“祥”、“文”、七个人,如“鸿”,共得八家,百花齐放。从老北京隆福寺鸽哨文化的繁荣到永字门几代人历尽千辛万苦传承技艺,祖先留下的鸽哨文化和制作工艺传给何永江,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磨难。
好日子来了。改革开放后,政府重视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北京鸽哨(永字鸽哨)的生产技术正式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乱世中,老何经历了工匠们的艰辛,看到今天的好环境,他来了劲头。何永江为了传承永字鸽哨的制作方法和排字,让儿子和叔叔都学会了这个技巧。如今,老何和妻子尚利平在家乡JD.COM燕郊的老院子里专门研究鸽哨的制作技巧,老有所乐。
常见问题FAQ
- UU学院资源教程能否直接商用?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 提示下载完但解压或打开不了?
- 付款了无法下载怎么办?
- 链接地址失效怎么办?